栏目导航

LANMU DAOHANG

寿光市实验中学小学部二年级线上教学及衔接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2-15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二年级            科目: 语文           把关教师:李建云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 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每组课文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教学任务要 求

 

1、认字450个,写字250个。

2、学习音序查字法。帮助学生学会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4、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5、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练习写请假条、个人启事等实用便条。

 

 

具体措 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1古诗二首》《2找春天》

 

 2

2.17—2.23

3开满鲜花的小路》《4邓小平爷爷植树》《语文园地一》

 

 3

224—3.1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6千人糕》

 

 4

32—3.8

7一匹出色的马》《语文园地二》

《识字1神州谣》

 

 5

3.9—3.15

《识字2传统节日》《识字3“贝”的故事》《识字4中国美食》

 

 6

3.16—3.22

《语文园地三》《8彩色的梦》

9枫树上的喜鹊》

 

 7

3.23—3.29

10沙滩上的童话》《11我是一只虫子》

《语文园地四》

 

 8

3.30—4.5

期中考试

 

 9

4.6—4.12

12寓言二则》《13画杨桃》

 

10

4.13—4.19

《小马过河》《语文园地五》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复习第一、二单元

 

12

4.27—5.10

复习第三、四单元

 

13

5.11—5.17

复习第五单元,处理练习题。

 

14

5.18—5.24

15古诗二首》《16雷雨》

 

15

5.25—5.31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8太空生活趣事多》《语文园地六》

 

16

6.1—6.7

19大象的耳朵》《20蜘蛛开店》

 

17

6.8—6.14

21青蛙卖泥塘》《22小毛虫》《语文园地七》

 

18

6.15—6.21

23祖先的摇篮》《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9

6.22—6.28

25羿射九日》《语文园地八》

 

20

6.29—7.5

期末总复习

 

21

76—7.12

期末总复习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二年级           科目: 数学            把关教师:赵晨晨

   本教材共10个单元,其中包括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几何与图形:第三、五、七单元;概率与统计:第九单元;综合与实践: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漂亮的花朵;总复习:第十单元。

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任务要 求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的除法、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2.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4.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能结合实际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5.    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6.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具体措 施

 

 

1.注重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堂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加强评价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评价,即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有余数的除法》

《智慧广场-找规律》

 

 2

2.17—2.23

《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23

 

 3

224—3.1

《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45

 

 4

32—3.8

《毫米、分米的认识》

 

 5

3.9—3.15

《千米的认识》

《奇妙的动物世界》

 

 6

3.16—3.22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12

 

 7

3.23—3.29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信息窗34

第四单元《复习梳理课》

 

 8

3.30—4.5

期中考试

 

 9

4.6—4.12

《观察物体》

 

10

4.13—4.19

第五单元《复习梳理课》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复习第一、二单元

 

12

4.27—5.10

复习第三、四单元

 

13

5.11—5.17

复习第五单元

 

14

5.18—5.24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信息窗12

 

15

5.25—5.31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信息窗34

《智慧广场》

 

16

6.1—6.7

第六单元《回顾整理》

《图形与拼组》

 

17

6.8—6.14

《分步解决乘加乘减问题》

《分步解决除加除减问题》

 

18

6.15—6.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9

6.22—6.28

《奥运在我心-总复习》

 

20

6.29—7.5

期末总复习

 

21

76—7.12

期末总复习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二年级        科目:道德与法治          把关教师:刘惠杰

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

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

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

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

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及远螺旋上升。

 

教学任务要 求

 

1、通过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做勇于挑战的人,并通过

尝试种下一粒子,学会呵护、养育小小的生命。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多做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了解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活动。

3、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延续上学期“公共场所”单元的学习进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认识到人类对于净的水、新鲜的空气、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个文明的小公民。

4、通过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做得更好。

 

 

具体措 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

的主要源泉,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 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

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 社区及其他生活空

间的方法 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注重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机动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 使学生享受快乐,轻松的校园生活。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挑战第一次

 

 2

2.17—2.23

学做快乐鸟

 

 3

224—3.1

试种一粒子

 

 4

32—3.8

健康游戏我常玩

 

 5

3.9—3.15

传统游戏我会玩

 

 6

3.16—3.22

我们有新玩法

 

 7

3.23—3.29

安全地玩

 

 8

3.30—4.5

小水滴的诉说

 

 9

4.6—4.12

清新空气是个宝

 

10

4.13—4.19

我是一张纸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复习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

 

12

4.27—5.10

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

 

13

5.11—5.17

复习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

 

14

5.18—5.24

我的环保小搭档

 

15

5.25—5.31

我能行

 

16

6.1—6.7

学习有方法

 

17

6.8—6.14

坚持才会有收获

 

18

6.15—6.21

奖励一下自己

 

19

6.22—6.28

复习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

 

20

6.29—7.5

综合复习

 

21

 

76—7.12

考试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             科目:    美术           把关教师:闫翠

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2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任务要 求

 

一)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2、各种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认识与运用。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方法,培养正确的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5、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二)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儿童从无意想象过度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度到创造想象。2、鼓励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  

(三)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具体措 施

 

 

针对我校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3、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4、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大脚丫

 

 2

2.17—2.23

小老虎

 

 3

224—3.1

动物聚会

 

 4

32—3.8

左邻右舍

 

 5

3.9—3.15

六面怪脸

 

 6

3.16—3.22

快乐的舞蹈

 

 7

3.23—3.29

彩点点

 

 8

3.30—4.5

动漫亮相

 

 9

4.6—4.12

民间玩具

 

10

4.13—4.19

小蜗牛慢慢爬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打扮相框

 

12

4.27—5.10

杂技高手

 

13

5.11—5.17

男生女生

 

14

5.18—5.24

四格画

 

15

5.25—5.31

信封娃娃

 

16

6.1—6.7

影子大王

 

17

6.8—6.14

听听画画

 

18

6.15—6.21

蹦蹦跳跳

 

19

6.22—6.28

猴子上树

 

20

6.29—7.5

剪纸动物

 

21

76—7.12

期末考试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二年级            科目: 音乐           把关教师:纪健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

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教学任务要 求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

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

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

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

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

 

 

具体措 施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2、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3、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4、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

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5、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

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6、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多快乐啊多幸福》

 

 2

2.17—2.23

《粗心的小画家》

 

 3

224—3.1

《洋娃娃和小熊猫》

 

 4

32—3.8

《紫竹调》

 

 5

3.9—3.15

《咏鹅》

 

 6

3.16—3.22

《“六一”的歌》

 

 7

3.23—3.29

《凤阳花鼓》

 

 8

3.30—4.5

集中复习检测

 

 9

4.6—4.12

《黄鼠狼拜年》

 

10

4.13—4.19

《螃蟹歌》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复习第一、二、三课

 

12

4.27—5.10

复习第四、五、六课

 

13

5.11—5.17

复习第七、八、九课

 

14

5.18—5.24

《牧羊女》

 

15

5.25—5.31

《月圆曲》

 

16

6.1—6.7

《音乐夏令营》

 

17

6.8—6.14

复习考试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二年级         科目:  综合实践       把关教师:付静怡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一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教学任务要 求

 

1、通过主题一“认识卫生工具”帮助孩子认识工具名称及使用方法。

2、通过主题二“趣味面塑”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3、通过主题三“快乐折纸”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有关知识并学会折纸的一些方法。

4、通过主题四“废旧物品作用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废物有用、利用废物的意识,

并在生活中自觉利用废旧材料,鼓励和启发学生有创意的生活。

5、通过主题五“我是雷锋志愿者”学习体会做好事带给自己的快乐之感,激发做好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6、通过主题六“寻找生活中的标志”使学生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7、通过主题七“我国的传统节日”使学生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8、通过主题八“红领巾心向党”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朴素感情。

 

 

具体措 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一个活动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以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结果。

6、充分利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学科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注意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0—2.16

认识卫生工具

 

 2

2.17—2.23

认识卫生工具-打扫卫生我行动

 

 3

224—3.1

趣味面塑-趣味面塑我了解

 

 4

32—3.8

趣味面塑-面塑的基本制作技法

 

 5

3.9—3.15

快乐折纸

 

 6

3.16—3.22

快乐折纸

 

 7

3.23—3.29

废旧物品作用大

 

 8

3.30—4.5

废旧物品作用大-我是改善小能手

 

 9

4.6—4.12

我是雷锋志愿者

 

10

4.13—4.19

我是雷锋志愿者-学习雷锋帮助有需要的人

 

线下衔接计划

11

4.20—4.26

复习主题一、二

 

12

4.27—5.10

复习主题三

 

13

5.11—5.17

复习主题四

 

14

5.18—5.24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认识安全标志

 

15

5.25—5.31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设计安全标志

 

16

6.1—6.7

我的传统节假日-传统节日知多少

 

17

6.8—6.14

我的传统节假日-走近清明节

 

18

6.15—6.21

红领巾心向党

 

19

6.22—6.28

红领巾心向党-做党的优秀接班人

 

20

6.29—7.5

综合复习

 

21

76—7.12

考试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