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01
江水东去,东海扬尘,琉璃的岁月在时光的隧道悄然而逝,从流年的波澜中溯游千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短暂的,面对着转瞬即逝的人生,我们都曾自问该如何度过?一个人、一本书、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在四十八年的短暂岁月里,邹碧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邹碧华”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他人的榜样与明灯。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作为北京大学法学系的高材生,1967年出生的邹碧华生逢其时,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那更是一个重塑的时代,越是变革重塑的时代,越需要思想共识的凝聚;越是充满挑战的事业,越需要精神意志的支撑。法治初尝,百业待兴,就这样,邹碧华走上了他无悔的法官之路。尼采曾说:“谁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泊,谁将声震世间,必将长久缄默。”。众声喧哗,多少人屈服于前路的逼仄幽微,志存高远,却不付以实际行动,最终被懦弱与胆怯裹挟不前。而邹碧华却恰恰相反,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他,在漂泊缄默中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面对信访群众在法院门口抗议,邹碧华没有回避而是第一时间了解每位信访群众的诉求;面对败诉的聋哑人士,他实地走访案情查验案综急他人之急;面对错判案件,他追责到底,坚决还法律以公正的面目。因工作能力的突出,邹碧华被调任为上海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站在高级人民法院的明亮大厅下,邹碧华紧蹙着眉头,踏上一条责任更重更加崎岖的道路。
大潮滂滂,变革创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历史从来只垂青弄潮儿和实干家,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邹碧华,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推动我国的司法改革,“改革”这简简单单的二字,实践起来却实在不易,在毫无前例参考的情况下,邹碧华要如何建立出一套司法变革制度呢?光凭一股干劲,一种锐气,注定无法成功,他的学生兼下属康达在司法变革中,选择放弃法官的身份,去外企做了司法顾问。他的师长兼同事在司法变革中,失去刑事案件判决权。中流击水,不进则退,邹院长在司法改革中,面对着师友家人的不解中,默默独行,不眠不休,终于完成了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司法改革。带着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带着对职业与法律的热爱,邹碧华在赴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他钟爱一生、奉献一生的法庭·····
朗费罗于《人生颂》中说到:“事情的表象常把人作弄。”还想在工作中砥砺前行的“庭前独角兽”邹碧华就这样悄然离开了,朝露溘至,跳丸日月,功利名誉,皆是浪语。邹碧华不需要再多的赞扬与褒奖,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与人民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