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11-07
最好的都给孩子
案例:
一位妈妈以前每次吃虾,她都是把虾剥好给儿子吃,自己从来不吃,有一次当她随意地把一个虾仁塞进自己嘴里时,没想到孩子马上翻了脸,又哭又闹,还逼着妈妈吐出来,这时候当妈的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对孩子的要求听之任之。可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的难受。
分析:
最好的都给孩子,多少母亲都是这样做,就是想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有多疼他、爱他,这难道有错吗?疼孩子没错。但你给予孩子的爱,孩子能感觉到吗?
有次坐公交车,郁闷的是,给老人让了座,老人会赶紧拉过自己上中学的孙子来坐。孩子一屁股坐下后一副理所当然,唯我独尊的模样,任凭老人站在那里一路摇晃。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心里,就是那“不爱吃鸡蛋、不爱吃大虾、吃肉就上火,最爱吃剩饭、爱吃鱼骨头、爱啃鸡屁股”的一群,是跟在孩子后面的“保姆”,是随时可以提款的“银行”。天长日久,在孩子眼里,你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是你欠他的。你变得不再重要,在他心里你是不值得尊重的。
当父母的还在念叨“孩子早晚会体会到”,憧憬着有一天会来报答自己时,“啃老”大军已经默默的潜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会目睹一个个惨烈的现实故事:父母被儿女抽血吸髓,血肉模糊,苦不堪言。
解决策略:
1、一家三口吃大虾,平均分配,如果母亲不吃让给孩子吃。父亲要表明态度“凭什么只给他,要吃也得我俩平分。”并把虾重新分配好。一半给孩子,一半给自己。这样做并不是父亲馋嘴想吃虾,而是教给孩子“你是你,我是我,我和你同样重要”的边界感;是“我们爱你,你也要爱我们”的感恩的心;是“父母也需要关照”的责任感,是与亲人分享的甜蜜。
2、别再对孩子说,“为了你我可以牺牲一切。为了你,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你,自己付出多少的心血,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的照顾你,到头来你却不领情。”这样的教育,父母没有了边界,没有了底线,是养虎为患,是对孩子人格的杀戮。3、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建立不起自尊自信,内心成了只会索取不愿付出的吸金黑洞,何谈爱和感恩?
4、孩子不是天生自私的,是家长教会了他自私。啃老的种子是你种下的,收获啃老的瓜,你怨不得谁。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过度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