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LANMU DAOHANG

【幼儿园】中班教案8的形成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1-11

 
8的形成

活动意图:本次教学内容是由幼儿园领导统一拟定,内容为“学习8的形成”。紧紧围绕数的形成的四层涵义,以游戏为主线,综合运用游戏法、操作法、讲解示范法进行教学,将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游戏化、生活化,引领孩子学中玩,玩中学,以此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锻炼其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    

2、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1——10数字卡片若干 珠子若干 ppt教学幻灯片

活动过程:1、复习1——7的形成。数字卡片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问“添上1是几?”请孩子拍手(跺脚)。 

2、学习8的形成,观察数字7与8之间的关系,理解7、8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通过实物苹果知道6添上1是7,6比7少1,7比6多1。7个苹果怎样变成8个,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3、通过幻灯片,感知数的形成。7里面有7个1,8里面有8个1。7个1合起来是7,8个1合起来是8。

4、孩子操作,理解巩固7与8之间的关系。

5、比较7、8的大小。7块钱和8块钱哪个贵哪个便宜。

6、理解8的实际意义。8只蝴蝶、8只蜜蜂、8个气球都用数字8来表示,8还能表示8个什么? 小结:8是代表所有数量是8的物体。

7、延伸:去教室里找一找数量是8的东西。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已经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因为本次活动选择了“学习8的形成”的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学习8的形成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具,学具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中,帮助幼儿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使与动作,动作是幼儿建构思维结构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不宜遗忘。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使幼儿通过多角度掌握数学知识。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离我的预想目标还有距离,活动中有多处细节地方未注意到,孩子有质疑的地方,我没有让孩子主动去探索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而是直接代孩子说出来,孩子的主动学习被老师替代了。另外,活动中我让孩子说的机会体现不多,有的只是叫了2-3个小朋友说说,就草草了事,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