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 DAOHANG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11-17
2007年5月19日下午,著名教育专家、《山东教育》原总编毕唐书先生在潍坊市教育局和寿光市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调研工作。
毕唐书先生听取了张树文校长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并饶有兴趣地翻阅了我校的《工作通讯》和张校长编著的多种专著。他了解了我校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对我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和谐理校”的理念表示赞赏,对我校的亲情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他和张树文校长就学校发展和办学理念等问题做了长时间的交流。
毕总指出:“你们‘读书是一种信仰’的提法非常好,可以考虑当做你们的校训。校训是什么,就是可以让师生一生铭记并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它是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和语言。”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但读书要和做人结合起来。就像你们提的‘惟读书可以改变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是生活本身。在古代,许多人把读书和做人当成两张皮,但读书和做人是不能分割的。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是身体力行的读书的楷模。”
“学生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优秀的书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真、善、美的书才是优秀的书。优秀的书能打动学生。读一本好书,能让学生感动。世人读了,就会得到熏陶。今天感动一次,明天感动一次,不断地接受这种情感刺激,就能通过情感塑造了人。读了书后能感动,这是读书的核心价值。情感是人的生命的源动力,人最可怕的是情感的枯竭。没有激情的人生是人生死亡的标志。唯有激情才能使人保持一种生命的活力。《让激情燃烧》、《享受教育》等书,一看就让人振奋,这样的书应该引导师生多读一些。读书,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读书,能提高人的生命活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人活一口气,气是从情感来的,读的书多了,真、善、美的东西占据了大脑,就把充斥在大脑中的垃圾挤兑出去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举手投足都能看出来,他有一种儒雅气质,身上散发着一种浩然正气。关于人的教育问题,包括一些难题,其它途径很难奏效,但读书就能解决。”
“现在学生感到作文难。难的不是作文本身,而是学生自己。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缺乏思想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很多人生活在麻木之中,对任何事都不心动,怎么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有的人写文章或作报告,他自己感觉到没有味道,换句话说,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怎么能打动了读者和听众。上课也是如此,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一堂课,为什么有人上得很生动,有人上得很干巴;同一个人上同一节课,因为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效果有时也迥然不同,为什么?就是缺乏情感和投入。因为进入不了状态,所以上不好课。上课时的抑扬顿挫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激情的迸发,一种情感的积淀,一种对课堂驾轻就熟的升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不单单是上课,干其它工作也是这样的道理。”
“读书就是生活本身,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要在读书学习中感受人生的乐趣。”
“办学,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何谓名校,首先是要有自己的独到的办学理念。到这个学校读书的学生,通过几年的读书学习,确实从身心各个方面都变了样,对他的一生的成长起到了启蒙作用。这就是一所好学校。”
“教育家不一定出在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更少在官员中产生。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只要校长有自己的思想并能坚持下来,就能成长为了不起的教育家。”
“你的学校倡导的读书、家校共建及教科研引领等做法很好,应该不断地坚持和发扬光大。”
“读书和做人是人的两条腿。不读书的人,做人的学问一辈子也学不会。”
最后,毕总与张校长合影留念,并鼓励我校坚持自己的理念,发展自己的特色,早日建设成一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