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2-18
寿光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按照《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通知》(潍教函〔2021〕112 号)和《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编程课程指导意见(试行)》文件要求,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和规范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和实施质量,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为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指导本学期指导意见。
一.严格课时安排
各学校要严格按规定开足课时,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1课时,上机课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90%;开全课程,统筹安排信息技术、编程、人工智能常识等相关课程,其中编程和人工智能课时依据各校实际,每学期不少于5 课时;将信息技术网上巡课计入视导成绩。
二.统筹教学内容
各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做好现有信息技术教材、编程及人工智能常识教育资源内容整合,注重操作基本功、数字技术应用、编程能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学习与创新,形成年级教学进度。加强学生打字练习,三年级字母达到10字/分,四年级汉字达到10字/分,五年级汉字达到15字/分,六年级汉字达到25字/分,特别注意学生汉字录入姿势纠正。
三.加强教学研究
教育学区、直属学校要配备信息技术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其它学科的听评课活动,一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5节,撰写教学反思、设计教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探索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模式。
四.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为原则,以激励性、引领性、客观性、公正性为导向,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每学期信息教学研究室组织一次抽测,内容包含汉字录入、编程能力、基本技能等,抽测形式另行通知。信息技术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可视化、具体化。
五.强化特色培养
各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点培养,教育学区.市属学校健全小初一体化培养体系,确定拔尖创新人才指导教师和领军学校。建立一带多、多带多的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教学和辅导。每所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技术类社团,必有信息学和编程社团,其它社团根据创客空间配备情况建立,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社团。
附:
1.寿光市小学2021—20222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信息化教学研究室
202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