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LANMU DAOHANG

寿光市实验中学2020年上半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03

 

 

         

我校以全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坚持德育为首、深化课堂课程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狠抓落实,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获得寿光市“教学示范学校” “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优胜单位”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先进单位” “小荷杯少儿书画展优秀组织单位” “远程研修优秀单位”等荣誉,并在全市组织的抽测考试中不断开创佳绩,教育教学工作开创了新局面。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加强教学管理,开创课程育人新局面。

1.严格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足课时,强化音体美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教学常规,实行一课三案导学案。每一课备课分预习案、探究案和达标案,以级部学科组为单位,组织集体备课,一人主备,其他人人参与,修改后统一使用,学校评价实行捆绑式评价,评价到学科年级,保证了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导学案的编写中。每位教师教后写出教学反思,期末将电子备课形成完整的文档后上交学校,学校利用假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整理汇编,形成正式教案,设修改补充栏,供下一级循环使用。

3. 优化作业的布置。严格控制作业量,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作业布置形式要“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要求各科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提倡常规作业和特色作业相结合,提倡分层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业批阅采取评语加等级方式,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再度提高。

4. 学校创造一切条件促进教师发展。对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并尽量多的参与,全体教师每学期都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素质,在历年的教师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能手评选出,我校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5.扎实落实集体教研制度,学校规定每周各科拿出半天时间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同时每周四下午全校集体教研雷打不动,从时间、地点保证了教研效果。

6. 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引导教师将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困惑、难题、热点、想法提出来,选取有代表性、经常性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以级部学科组为单位建立起小课题研究档案,学校为教师设立《小课题研究手册》追踪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共同攻关,我校开展的四个小课题在教育局组织的验收活动中全部通过。

(三)深化课堂课程改革,“双改”初见成效。

7.精雕细刻锤炼课堂,教师个性高效魅力课堂初现。一是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时效。校长每学期深入一线普听一遍教师的课,同时每天不定时进行巡课,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二是鼓励教师推出创新课,积极构建适合自己的高效魅力课堂模式。学校每学期通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一人一堂探究课、一人一堂复习课、推门课等活动,鼓励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个人特长、学生特质,构建适合本学科教学特点有自己特色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命名。学校通过研究课验收录像课反思骨干引领常态定型活动提升五个阶段促使教师教学模式固定成型,现在语文组的“单元自主学习”授课模式,数学组的“六步三环探究式”教学模式,已经初步成型,高赛梅、张振芬、徐静、曹丽萍、李颜秀、王琳琳、肖艳等老师的课也已初具特色。

2014年举行的寿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中,课堂教学展示中我校9名参赛教师8人荣获一等奖,在2015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校三位教师的课推荐到省参评,同时在历次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我校均取得了优秀成绩,这与我们平时深化课堂改革的做法分不开。

(四)重视学生读写基本功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8.重阅读。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抓好主题阅读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市教研市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专人编写了《书香伴成长》一书,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推荐阅读书目,提倡孩子每月阅读一本书,写出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收获,并在班内一月一展评。同时继续运用《经典诵读》读本,对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每天早上孩子们都是在《弟子规》、《三字经》诵读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大都能背诵《弟子规》了,二年级的孩子不仅能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还能背诵四五十首古诗和《笠翁对韵》部分篇章,同时学校组织体育教师编排了《弟子规》课间操,进一步强化,放学路上孩子们也朗朗上口背诵国学篇目,国学经典已经融入孩子的心中。

9.抓写字写字教学是我校的特色,在历次写字比赛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全市组织的三、六年级抽测考试中,我校两级书写成绩均列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平时注重写字教学分不开的。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是我校的“每日一练”时间,学校统一印制了《每日一练》,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及时评价,每周评选出写字小明星,期末评选写字能手,同时学校定期举行校级写字比赛,人人参与,以提高学生的练字兴趣。为了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写字抽测比赛,将学生写字成绩纳入语文教师的教学量化。

10.练习作。我校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方面,除在课堂中加强指导和训练外,开展了“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提倡学生作文要有生活基础,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并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公园、弥河等场所,组织孩子观察体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学校创办了《七彩蓓蕾》作文月刊,2-6年级各班将学生的每次作文分层次推荐两篇进行刊登,尽量使更多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将作文周刊利用好,不写作文的周次,各班组织学生阅读《七彩蓓蕾》,每学期组织学生作文竞赛,将成绩纳入语文教师量化中。在历次“新华书店杯”征文,夸夸我的好老师征文,小荷杯作文,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征文等多项征文大赛中,我校获奖等次、获奖人数均名列全市前茅。

11.强实践。我校在教学中不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了解事物的基本原理,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今年举行的学科素养展示活动和外研通杯小学英语课文背诵课文大赛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数学素养展示我校成绩斐然。在现场学生展示中参赛的三、四、五、六年级团队均获得了全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材料展示中,每校展示10份材料,我校三年级8份材料获一等奖,四年级6份材料获一等奖,五年级7份材料获一等奖,六年级8份材料获一等奖。

(四)社团活动如火如荼,为学生成长搭起七彩舞台。

12.学校重视社团建设,今学年学校成立了舞蹈、美术、乐器、书法、武术、田径、球类、英语等25个社团,每周三下午集中活动。学生打破班级界限,全部实行走班制,孩子们积极参与,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孩子的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在培养特长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在2015年的市运动会中,我校编排的集体健美操获得全市第四名,集体器械健美操获得全市第五名。

13.各项活动精彩纷呈,校园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开好节日课程。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每学期结合“3.5”学习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清明节、 “五一”劳动节、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元旦文艺汇演、 “雷锋故事演讲比赛”、 春季、秋季“田径运动会、“春之声”诗文朗诵会、队列会操比赛、“五一”书画展评、“六一”文艺汇演、元旦文艺汇演、第四届换物节等全校级大型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品位。

(五)落实全员育人制度,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14.坚持德育教育全员参与和全方位渗透。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意识,把德育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做到课堂问题科任教师管,班级事情班主任管,遇到问题人人主动管,倾向性问题全校齐抓共管。继续落实好干部、教师、学生三级督查机制,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管理。以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主线,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在课堂改革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新,课堂改革的推进力度不够强,真心希望局领导能多加协调,适当安排我校到先进学校进行学习,更希望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多到我校指导工作。

2.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校舍、资金紧张,很多社团活动受限,致使活动成效不高。

3.学校被管得过多、管得过死,留给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太少,希望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简政放权,给学校相对自主、安静的空间,让好的办学体制激发学校的活力。

4.有时上级布置安排的活动较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希望局领导能协调各项工作的安排,

5.学校的管理有点地方还是比较粗放,还需精细化管理方向努力。一些创新的一些做法还需不断完善,同时需要抓好落实,做好过程的积累总结。

6.师生发展性评价办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丰富和发展。

三、新学期打算

1.继续加大课改工作力度,推动“双改”工作再进一步。

学校成立课改领和学导小组术指导小组。校长挂帅,学校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课改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将课改作为重点工作。定期研究推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下学期将聘请张斌博士作为学校的课程改革专家,成立课程研究团队,对课程进行整合,全力打造学校课程新体系。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新学期要鼓励全体教师多听课,多评课,多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多探讨课堂教学问题。同时,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另外,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开展好“五课”活动,推出一批教学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

3.加强教学常规改革,落实减负增效。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流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彻底改变备课与课堂教学脱离现象,遵循落实减负增效、个性创新、因科制宜、实用有效的原则,重新制定《实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解决备课与上课脱节问题,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以科学的常规管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风学风的转变。

4.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新学年,学校将开展 “结对子”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使“结对子”工作成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的最佳途径,成为促进指导教师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优化我校教师结构,发挥最大功用的有效方法。对青年教师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鼓励争先,鼓励挑重担,从思想、业务、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帮助,要求青年教师“争先、争鸣、不争利”。继续做好每年一度的“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活动。

5.创新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网上教研,与圣小、实小结成教研联盟,实现智慧与经验共享。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备课组作用。积极开展校内“同课异构”活动,以听课、评课、说课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浓厚学术氛围,及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

6.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健全并充分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开好家长课程,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就学校工作进行不同形式的调查和反馈,使家校形成育人合力要利用学校开放日活动,打开学校的大门,请家长进入课堂,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和常规工作。

发挥社区育人作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7.抓好师生的读书活动,搞好师生读书报告会。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