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2-15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二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五年级 科目:英语 把关教师:房洁
教 材 分 析 |
本册教材共10个学习模块(20个单元)和一个复习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新知识呈现和运用部分,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单元是新知识的巩固和扩展部分,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 本教材主要特点是 1、遵循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编写原则。题材为纲,运用性任务为目标,词汇、语法项目和功能用语以题材为出发点造语境,完成任务。 2、内容重点突出、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了“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 4、采用循环式的编排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5、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 |
教学任务要 求 |
1. 进一步复习归纳单词读音和一些新的读音规则,这部分出现的单词要求能听懂、能认读即可。 2. 本册单词量较大,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背诵单词,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熟悉度,对学生认读和阅读有好处。 3. 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领会第一单元呈现的故事内容,理解单词和时态变化的特征。 4. 强化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的形成,在写作中知道英语动词有形式的变化。 |
具体措 施 |
线上具体措施: 1. 听的方面。英语学习主要靠听,学生们根据老师推荐的链接跟读单词和课文,课后利用APP布置的听力作业加以练习。 2. 说的方面。课文学完后根据课文内容划出思维导图,对照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内容达到说的练习。发到小程序后同学间互相学习借鉴。 3. 读的方面。跟读老师发的学习链接读熟课文后,把课文配音内容发到小程序,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4. 写的方面。每节新授课都要反复抄写单词和重点句,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线下具体措施: 1. 听的方面。每节课坚持用英语上课,多听录音和点读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说的方面。培养背诵单词习惯、建立学生间单词排查制度。 3. 写的方面。重建小组团队,查摆疫情期间自学不扎实的重点、难点、考点。摸清底细,从点到面排查,分级分层安排学习任务。 4. 写的方面。制定学习任务单,设置分级过关制度,让后来者有超越的意识。 |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
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备注 |
1 |
2.10—2.16 |
M1学习 |
|
2 |
2.17—2.23 |
M2学习 |
|
3 |
2.24—3.1 |
M3学习 |
|
4 |
3.2—3.8 |
M4学习 |
|
5 |
3.9—3.15 |
M5学习 |
|
6 |
3.16—3.22 |
M6学习 |
|
7 |
3.23—3.29 |
复习M2、M3 |
|
8 |
3.30—4.5 |
复习M4、M5 |
|
9 |
4.6—4.12 |
M7学习 |
|
10 |
4.13—4.19 |
复习M6、M7 |
|
线下衔接计划 |
|||
11 |
4.20—4.26 |
学习M8,中间穿插前面几个模块的单词读写 |
|
12 |
4.27—5.10 |
学习M9,并把之前学过的相关单词积累使用 |
|
13 |
5.11—5.17 |
复习M8、M9基础知识 |
|
14 |
5.18—5.24 |
学习M10 |
|
15 |
5.25—5.31 |
复习M1-M3知识点,查漏补缺并检测 |
|
16 |
6.1—6.7 |
复习M4、M5知识点,查漏补缺并检测 |
|
17 |
6.8—6.14 |
复习M6、M7知识点,查漏补缺并检测 |
|
18 |
6.15—6.21 |
复习M8、M9知识点,查漏补缺并检测 |
|
19 |
6.22—6.28 |
复习M10知识点,查漏补缺并检测 |
|
20 |
6.29—7.5 |
总复习 |
|
21 |
7.6—7.12 |
总复习 |
|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二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把关教师:范媛媛
教 材 分 析 |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正、负数,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安排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3、在统计方面,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
教学任务要 求 |
1、在教学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2、运用分数加减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研究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
具体措 施 |
线上具体措施: 1、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提前学习教研室推送的网课学习资源,课前将学习资源发微信群。设计好每天的学习任务单。 2、上课时段教师必须在线,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修指导,及时回应解决学生、家长的疑问。 3、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要制作好小视频,做到一题一解,及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4、每天固定时间,教师提前发起直播邀请,对孩子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线上答疑,梳理当天学习重点难点,对当天作业进行线上辅导,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 线下具体措施: 1、开学后,先对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进行摸底测试。 2、根据摸底情况,对居家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教好掌握已学知识,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 3、加强教师教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
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备注 |
1 |
2.10—2.16 |
⑴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 ⑵第二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意义 |
|
2 |
2.17—2.23 |
第二单元: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
3 |
2.24—3.1 |
⑴组织第二单元的单元检测 ⑵第三单元信息窗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
4 |
3.2—3.8 |
第三单元信息窗2、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
|
5 |
3.9—3.15 |
第三单元信息窗4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相关链接“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
|
6 |
3.16—3.22 |
第四单元信息窗1“用数对确定位置”、信息窗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
|
7 |
3.23—3.29 |
第五单元信息窗1“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认识“通分”、“公分母” |
|
8 |
3.30—4.5 |
⑴月段检测 ⑵第五单元信息窗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
9 |
4.6—4.12 |
第五单元信息窗3“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
10 |
4.13—4.19 |
智慧广场—组合 |
|
线下衔接计划 |
|||
11 |
4.20—4.26 |
对第一、二单元重难点进行讲解,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
|
12 |
4.27—5.10 |
对第三、四单元重难点进行讲解,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
|
13 |
5.11—5.17 |
对第五单元重难点进行讲解,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
|
14 |
5.18—5.24 |
⑴组织第五单元检测《分数的加减法(二)》 ⑵学习第六单元复式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
|
15 |
5.25—5.31 |
⑴学习第六单元复式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⑵组织期中检测 |
|
16 |
6.1—6.7 |
第七单元信息窗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了解它们的特征有哪些 |
|
17 |
6.8—6.14 |
第七单元信息窗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
|
18 |
6.15—6.21 |
第七单元信息窗3认识体积、体积单位、容积、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 |
|
19 |
6.22—6.28 |
第七单元信息窗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 |
|
20 |
6.29—7.5 |
相关链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
21 |
7.6—7.12 |
期末检测 |
|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二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五年级 科目:音乐 把关教师: 魏静
教 材 分 析 |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课本从提供的《小鸟小鸟》《吹起羌笛跳锅庄》《让我们荡起双桨》《卢沟谣》等等儿童艺术歌曲及民歌。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旋律,让学生的音乐感觉得到提高,对以后大量的欣赏奠定基础。听赏方面,课本中也提供了听赏与跟唱曲目《彼得与狼》活动项目,从上述方面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赏能力。 |
教学任务要 求 |
1、学唱课本中的歌曲、吹奏口风琴乐曲,穿插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保持音记号、三连音、切分音等乐理知识,知道它的作用 。 2、欣赏倾听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乐曲,以音乐的艺术形式感染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了解音乐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3、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具体措 施 |
1、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的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展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
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备注 |
|
1 |
2.10—2.16 |
学习吹奏口风琴歌曲《划船歌》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2 |
2.17—2.23 |
学习吹奏口风琴歌曲《娃哈哈》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3 |
2.24—3.1 |
学习吹奏口风琴歌曲《拥军秧歌》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4 |
3.2—3.8 |
复习吹奏歌曲《划船歌》《娃哈哈》《拥军秧歌》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5 |
3.9—3.15 |
学唱歌曲《编花篮》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6 |
3.16—3.22 |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7 |
3.23—3.29 |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8 |
3.30—4.5 |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9 |
4.6—4.12 |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10 |
4.13—4.19 |
学唱歌曲《卢沟谣》 |
任务单 小视频 群作业 |
|
线下衔接计划 |
||||
11 |
4.20—4.26 |
听赏《湖北小调》 歌表演《溜溜山歌》 |
新授 |
|
12 |
4.27—5.10 |
听赏《布谷鸟唱了》《新疆之春》音乐知识:曲式 |
新授 |
|
13 |
5.11—5.17 |
听赏《瑶族舞曲》《坐上火车去西宁》 |
新授 |
|
14 |
5.18—5.24 |
听赏《少先队员的聚会》《法国民谣变奏曲》《土耳其进行曲》 |
新授 |
|
15 |
5.25—5.31 |
听赏《松花江上》《长城谣》 |
新授 |
|
16 |
6.1—6.7 |
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听赏《玛依拉》《新疆舞曲》 |
新授 |
|
17 |
6.8—6.14 |
学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红蜻蜓》听赏《童年的回忆》 |
新授 |
|
18 |
6.15—6.21 |
听赏《彼得与狼》《快乐的萨丽哈》乐器:双簧管 大管 定音鼓 |
新授 |
|
19 |
6.22—6.28 |
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乐器:中提琴 |
新授 |
|
20 |
6.29—7.5 |
音乐七巧板 |
回顾整理 综合复习 |
|
21 |
7.6—7.12 |
音乐期末测试 |
查漏补缺 |
|
实验中学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第 二 学期
线上教学及线下衔接计划
年级:五年级 科目: 美术 把关教师:马丽娟
教 材 分 析 |
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教学任务要 求 |
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选择铅笔、钢笔、毛笔、水彩颜料等工具材料,表现喜欢的书包、文具、工程车以及风景等,传递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服装,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创想意图。 欣赏评述: 了解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欣赏他们的美术作品,学会收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辅助鉴赏。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体现学科内和跨学科综合,体会美术与文学、美术与摄影、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具体措 施 |
1、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将平时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 2、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学习,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3、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
线上教学计划
周次 |
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备注 |
1 |
2.10—2.16 |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主题绘画 |
|
2 |
2.17—2.23 |
“疫情防控”手抄报绘制 |
|
3 |
2.24—3.1 |
“坚壁筑垒 共抗疫情”口罩制作 |
|
4 |
3.2—3.8 |
《团扇》 |
|
5 |
3.9—3.15 |
《书包》 |
|
6 |
3.16—3.22 |
《图画文章》 |
|
7 |
3.23—3.29 |
《文具组合》 |
|
8 |
3.30—4.5 |
《我想对你说》 |
|
9 |
4.6—4.12 |
《彩云衣——镂空人形模板》 |
|
10 |
4.13—4.19 |
《彩云衣——服装设计》 |
|
线下衔接计划 |
|||
11 |
4.20—4.26 |
《巨匠童心》 |
|
12 |
4.27—5.10 |
《同一幅画》 |
|
13 |
5.11—5.17 |
《能干的帮手》 |
|
14 |
5.18—5.24 |
《飞天畅想——未来世界的设计师》 |
|
15 |
5.25—5.31 |
《飞天畅想——卫星模型制作》 |
|
16 |
6.1—6.7 |
《星光灿烂——浮雕星星》 |
|
17 |
6.8—6.14 |
《星光灿烂——纸浮雕》 |
|
18 |
6.15—6.21 |
《水墨诗心》 |
|
19 |
6.22—6.28 |
《石壁上的九色鹿——剪影》 |
|
20 |
6.29—7.5 |
《石壁上的九色鹿——衬底装饰》 |
|
21 |
7.6—7.12 |
《童年的影子》 |
|